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投资指南 » 选择上海 » 社会保障 » 正文

社会福利

发布时间: 2014-04-17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上海年鉴2013  

    2012年,上海新增养老床位5531张,其中公办养老机构新增2824张、民办养老机构新增2403张。至年底,全市共有养老机构632家、床位105215张,床位与上海户籍老年人口的比例约为3:100。其中,公办(含集体)养老机构301家、床位50886张,占48.6%;民办养老机构330家、床位54329张,占51.6%。公办养老机构中,市、区县公办养老机构36家、床位10801张,街道(乡镇)公办养老机构253家、床位37569张,村办养老机构12家、床位2516张。全市新增养老床位建设资金总投入91568万元,其中市建设财力和市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4033万元,区县、街镇投入51856万元,社会力量投入35679万元。

    全市共有231家社区助老服务社、3.2万名社区居家养老工作人员,为27.2万名老年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其中为25.1万名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12.6万名老年人经评估得到养老服务补贴,年度补贴资金总额约3.49亿元;14.6万名老年人自费购买服务。全年新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6家,至年底,全市共有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13家,为1.1万多名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新设立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42个,至年底,全市共有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492个,受益老年人5.4万人。

    加强养老机构行业服务管理,市社会福利行业协会在全市549家养老机构会员单位中开展“行检行评”,其中450家养老机构达标,达标率81.97%。推进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全年全市576家养老机构、63132张养老床位签约投保。全年新增7个养老机构内部医疗机构纳入医保联网结算。至年底,全市共有85个养老机构内部医疗机构纳入医保联网结算。下发《上海市民政局关于认真做好严寒季节救助管理工作的通知》,形成政府、单位、社会大联动格局。全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4161人次,比上年下降7.7%。开展养老机构立法研究,《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与管理立法研究》报告获2012年度市社联“哲学社会科学类课题内部优秀成果奖”。

    推进养老服务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上海养老服务电子地图开通。在养老服务需求评估信息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信息化基础上,重点推进覆盖市、区县民政部门和机构的养老机构日常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培训方案,编写培训手册。至年底,近600家养老机构应用该系统,信息数据实时更新,基本实现全市养老机构一网管理。推进老年人日间照料机构信息系统。编制地方标准《养老机构设施与服务要求》,以规范养老机构的服务与管理,提升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规避服务风险。编制《老年照护等级评估要求》,以科学界定老年人照护需求,匹配相应服务形式与内容,同时为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提供技术支撑。年内,上述两项标准通过市地方标准专家审定会审定。

    开展养老护理人员业务培训。与日本知名大型综合社会福利机构旭川庄探索养老福利行业合作培训。依托市养老护理职业培训中心等专业机构开展业务培训。全年举办各类培训73期,培训学员7896人次。其中,养老护理人员培训班59期、培训学员2312人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服务人员培训班7期、培训学员327人次;居家养老服务评估员培训班3期、培训学员215人次;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班2期、培训管理人员125人次;养老机构院长培训班2期、培训院长125人次。举办厨工和其他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培训各类人员5007人次。

    全市有“上海风采”电脑福利彩票投注站2911家,全年福利彩票销售总量38.4亿元,比上年增加0.1亿元,筹集社会福利公益金12.45亿元。全年5000元以上的电脑票中奖者兑奖总金额5.10亿元(不含税)。单注1万元以上的中奖者兑奖人数为25930人次,上缴税额1.14亿元。

    全市有福利企业1289家,职工总数98712人,其中残疾人职工33244人,占职工总数的33.68%。全年全市福利企业销售收入345.55亿元,比上年减少8.39亿元,下降2.37%;利润总额17.64亿元,比上年增加0.39亿元,增长2.26%。市民政局与市残联主办“2012年上海市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现场招聘会”,组织12家福利企业参加,有20余位残疾人大学生成功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