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正在浏览: 首页 » 信息服务 » 新闻动态 » 在华投资动态 » 正文

开创有效利用外资工作的新局面

发布时间: 2018-01-05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国际商报  
摘要: 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去年岁末召开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对推动我国利用外资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近观,2018年中国将在有效利用外资上着力;远观,外资促进行动计划则谋求利用外资质量的提升。同时,商务部也细化了2018年引资工作的着力点: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科学研判中长期外资走势,创新工作思路,打造利用外资新平台,重塑利用外资新优势。优化利用外资环境,推动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从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导思想到商务部的行动计划和具体安排,我们不难看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有效利用外资”是新时代对我国外资工作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质量”也必然成为建设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着力点和未来中国经济强劲发展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外资在中国经济发展历史进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合资合作到外商独资、从投资制造业到投资服务业、从港澳台合资企业在华“牛刀小试”到世界五百强企业在华“安家落户”……吸引外资,这一看似“引狼入室”的主动“出击”,在促进中国转变传统思维模式、加速中企技术进步、提升管理经验、带动行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更让中国实现了在世界经济舞台“与狼共舞”的宏大格局。而今,中国经济已转向从量变到质变、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洗礼的中国经济门类齐全、体量庞大,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如饥似渴、照单全收的“小个子”,早已形成有取有舍、收放自如、统筹考量的吸引外资的战略框架。
    当前,我国吸引外资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增速、结构、动能正在转换调整。虽然某些行业外资流入有所减少,但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外资流入均实现了较快增长。由此可见,外资结构的变化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密切相关。
    虽然我国利用外资面对的国际国内挑战逐步增多,但始终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且在我国利用外资新优势正加速形成的当下,2018年,中国利用外资更要在“有效”二字上下功夫。
    有效利用外资,第一就是要有效率地利用外资。它需要我们有序减少市场准入限制,深化制造业开放,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开放,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开放,拓宽高质量外资来华投资路径。当下,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机遇不断增多,外资涌入高技术服务业的意愿不断增强。高技术服务业要谋求更高水平的发展,国际经验不可或缺,国际竞争必不可少。因此,需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借助他山之石,既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又可以与外来投资者实现共赢。
    有效利用外资,第二就是要有效果地利用外资。它需要我们进一步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完善外资企业投诉和权益保护机制,依法保障外商投资的合法权益。高质量的投资必然要匹配高水平的营商环境,这其中,知识产权保护、手续简化等一个都不能少。
    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加快完善外资法律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共同发力才会给在华经营的外资企业吃上“定心丸”。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在华外资企业实现更好更健康地发展,才能助力中国经济腾飞。
    有效利用外资,第三就是要高质量地利用外资。它需要我们优化外资区域布局,支持西部地区平台的建设,提高中西部吸收外资的规模和质量,促进利用外资的区域协调发展;它需要我们继续紧扣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核心任务,最大限度地赋予自贸试验区改革的自主权和先行先试权,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通过重点引进本地产业链中“瓶颈”产业、“带动力强”的外资企业,缩小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通过自贸港,可提高外资在国内经济的参与程度,中企亦可从中获得跨国管理及营运的学习机会,实现竞争力的提升,这些都契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2018年,商务发展新航程已经开启。全国商务领域的全体干部职工要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商务工作会议精神,深刻把握新时代商务发展新目标新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找准着力点,最大限度发挥首创精神,开创新时代有效利用外资工作的新局面。(作者:栾国鍌)



Tags: 利用外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