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电子信息产业坚持“聚焦政策、聚焦项目、聚焦服务”,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协调推进重大项目,注重加强产业对接,努力促进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加快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发展。上海电子信息制造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791亿元。集成电路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58亿元,比上年增长3.2%,集成电路设计业完成销售收入17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909”升级改造项目华力微电子55纳米工艺通过客户验证,开始量产投片;中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创业板上市;集成电路工艺技术达到40纳米,设计能力进入28纳米,保持国内领先。转型发展实现新突破。电子信息制造业积极调结构、促转型,电子计算机制造企业在向内地省市梯度转移的同时主动转型,加大高端产品生产。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产业发展。国家数字电视工程中心、集成电路研发中心、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电信研究院华东分院、物联网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发挥产业发展支撑作用,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环境,推进产业发展。
全年信息服务业实现经营收入3628.79亿元,比上年增长18%。实现增加值123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占第三产业10.2%,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6.1%。至年底,有规模以上信息服务企业近4600家,从业人员40.8万人,其中全年经营收入超亿元企业326家(不包括信息传输服务企业)。有45家信息服务业企业在海内外上市。
全年软件产业实现经营收入2085.76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实现利润总额298.26亿元,比上年增长8.3%,平均营业利润率14.3%。全年新增认定软件企业490家,登记软件产品3822个;累计认定软件企业3715家,登记软件产品20625个。至年底,软件产业从业人员30.9万人,比上年增加3万人。经营收入超亿元软件企业248家,经营收入超10亿元的软件企业24家,超千人软件企业35家,超万人软件企业1家。222家企业获得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其中一级12家、二级40家、三级97家、四级73家。获得计算机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的企业累计19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累计2186人。
全年互联网服务业实现经营收入642.85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网络游戏收入188.1亿元,比上年增长19.8%;网络视听产业收入超过40亿元;全市第三方支付收入超过120亿元,比上年增长近40%。随着央行第五批第三方支付企业名单的公布,上海共有51家企业获得51张第三方支付牌照;盛大网络、巨人网络等28家企业被评选为“2012年互联网信息服务收入前百家企业”。
全年电信服务业实现经营收入662.8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增长率超过80%,远高于电信传输服务业增速。几大电信运营商在固网、语音等业务逐步萎缩、移动业务增长乏力的情况下,逐步将市场拓展重点转向增值电信业务。如联通和宝马汽车推出互联驾驶,电信推出IPHoNE5套餐,移动研究推动4G网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