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全市GDP 6.4%
昨天,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宣布,2013年上海信息服务全行业实现经营收入4317.29亿元,同比增长19%,实现增加值1387.88亿元,同比增长15.1%,占全市GDP的6.4%,占本市第三产业GDP的10.3%。
信息服务产业规模扩张
邵志清表示,按照信息服务业的发展速度,本市现有的园区空间已不能满足要求。现阶段急需在致力于产业内涵式发展的同时,拓展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新空间。因此,按照“十二五”信息服务产业发展规划要求,截至2015年,本市至少还要新增12个市级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基地总面积达到800万平方米以上。
在信息服务产业中,软件业是大头。2013年上海软件产业实现经营收入2464.9亿元,同比增长18.2%;2013年经营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381家(不包括信息传输服务企业;其中,经营收入超亿元软件企业306家、经营收入超10亿元的软件企业32家)。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有龙旗等软件公司因为年收入突破10亿元,其核心团队获得政府奖励500万元。
此外,互联网行业也是一大亮点。2013年本市互联网行业实现经营收入835.72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网络游戏收入达到260.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8%,增速较去年有所提高。从重点跟踪企业来看,客户端游戏企业收入增长乏力,网页、移动和社交类游戏企业增速较快,成为拉动网络游戏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网络视听产业收入超过70亿元,其中IPTV发展迅速,截至2013年底已发展198万用户,其中高清用户69万户。
上海网络游戏在全国依然保持领先,上海网络游戏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突出表现为移动游戏的资本追捧加剧:移动游戏热潮迎来新一轮爆发,并购案较为集中地发生,其中既有游戏相关企业发起的收购,也有传统企业借助资本收购进入行业,资本的注入将有助于行业快速发展。梅花伞公司剥离全部资产及负债,以发行股份方式收购上海游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游族信息成功借壳上市,获得38.67亿元的股权作价,再一次刷新游戏重组的收购纪录。
互联网金融为下阶段重点
邵志清介绍,互联网金融作为电子商务之后即将爆发增长的新兴产业,是集聚资金流、信息流的最有效手段,也是金融机构实现创新发展的“蓝海”。
上海互联网金融优势领域和新兴领域不断涌现,具备较强的产业竞争力,金融领域信息服务收入近200亿元,其中,第三方支付收入超过1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近40%;6家主要网络信贷平台企业全年信贷额超过60亿元。网络信贷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上海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网络信贷服务业企业联盟,在集聚企业、加强自律、风险防范、宣传推广等方面作用突出,目前共有联盟成员企业20家,其中9家主要P2P平台2013年交易额超过60亿元。第三方支付行业资源集聚,上海54家企业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牌照数量占全国的1/4多;企业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细分领域优势明显,如面向行业提供流动资金管理解决方案、聚焦专业领域提供金融支付服务、研发推广新型支付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