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矿产资源分布、种类、资本开支及海外投资情况如何?

全球矿产资源分布、种类、资本开支及海外投资情况如何?

矿产供需矛盾常态化,行业资本开支持续向上。

当前主要矿产资源分布以南美、澳洲和非洲为主。各国在不同矿产资源的 生产上有明显差异,这与地质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不同地区由于 独特的地质历史和构造背景,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储量,如澳大利亚,得 益于西部地区广阔的 Hamersley 盆地,这里有丰富的高品位铁矿石矿床,因 此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储量;南非因其地质构造在布什维尔德复合 岩体中形成世界上最大的铂族金属资源。此外,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 能力也决定了其在矿产资源开采和加工方面的竞争力和优势。从供需角度 看,主要资源消费地区,如美国、中国、欧洲等在核心矿产资源的全球储量 占比都不高,长期维度看,全球矿产供需矛盾将维持常态化。

中国矿种资源丰富,但核心矿产资源仍需要大量进口。截至 2022 年底,中 国已发现 173 种矿产,其中,能源矿产 13 种,金属矿产 59 种,非金属矿 产 95 种,水气矿产 6 种。中国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地域特征,资源分 布不均衡,北方如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煤炭、铁矿丰富,西部如新疆、 青海等石油、天然气储量巨大,南方如云南、江西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因 此,整体上看,无论是资源储量、开采加工能力,还是消费需求和贸易规模, 中国都称得上是关键矿产大国。中国的稀土、钨、钼、铟、镓、锗、石墨的 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是国际市场的重要供应者,但铜、铝、镍、锂、铬、 钴、铂、钾盐的储量不足,高度依赖进口。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3 年中国镍矿进口量为 4393 万吨,较上年增长 10.3%,其中 85.22%的进口来 自菲律宾,进口锂精矿约 401 万吨,同比约增长 41%,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巴西等国。此外,中国虽是全球第三大铜生产国,但铜消费量巨大,消费产 出缺口严重依赖进口弥补,2023 年,中国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总量为 2753.6 万吨,同比增长 9.1%,主要来自智利和秘鲁等国。

矿种品质下降趋势明显,“一带一路”国家具备充足增长潜力。随着大规模 开采的持续进行,高品位矿床的资源逐渐枯竭。早期发现和开发的矿床通常 具有较高的金属含量,开采成本较低,新开发的矿床多为低品位矿,且由于 许多新矿床位于地质条件复杂、环境恶劣的地区,开采成本和技术难度都较 高,因此矿种品质呈现持续下降趋势。2013 年,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 倡议,倡议覆盖了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东南亚十一国、南亚八国、俄 罗斯、蒙古、中亚五国,进一步延伸至其他独联体六国、西亚北非的十六国, 以及中东欧十六国。包括中亚、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一带一路”国家, 其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但蕴含丰富的未开发的矿产资源,长期看,随着基础 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完善,这些国家和地区相比主要的如南美、澳洲等矿产厂 区,将具备极大的矿产资源释放潜力。

全球矿业资本开支进入上升通道,铜矿勘探资本开支为近十年新高。我们 统计了全球主要头部矿山企业资本开支情况,包括必和必拓、英美资源、力 拓、淡水河谷在内的全球知名矿企资本开支从 2018 年起逐步进入上升通道, 2023 年主要矿企资本开支金额创下近年来新高,矿山行业高景气度有望延 续。以铜矿为例,根据 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数据,截止 2023 年 10 月,尽管铜价在 2023 年价格并未有较大涨幅波动,但 2023 年铜矿勘探 资本开支同比增长 12%,达到 31.2 亿美元,表现优于全球金属勘探资本开 支,创十年新高。

矿山平均投产周期继续呈上升趋势,发达国家采矿许可程序更为繁琐。根 据 S&P Global Intelligence 数据,矿山从发现到启动平均需要大约 16 年的时 间,其中镍矿的投产周期最长,从 2020 年到 2023 年平均投产周期跃升至 17.9 年,这来源于更长的勘探、许可和研究阶段。由于矿床性质等问题,一 半的地下矿山位于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其地下矿山总数超过了露天矿 山,但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地区则是露天矿山占主导。由于基础设施的 复杂性较低,露天矿的建设时间略短于地下矿,同时,发达地区对采矿的许 可程序更为繁琐和漫长,也降低了其对于新增矿山开采的热情。

新增资本开支主要来自“一带一路”国家,头部矿企增产规划有望延续。以 铜矿为例,根据 Market Intelligence 的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铜矿勘探资本 开支前 20 名中,智利、阿根廷、赞比亚、印尼、巴基斯坦增速均较上年保 持 20%以上的增长,这些“一带一路”国家中,巴基斯坦、哥伦比亚、赞比 亚等增速在三位数。同时,根据头部铜矿企业(2023 年这些头部矿企产量 占全球铜矿山产量 60%)的增产规划看,仍以老矿的扩产为主,未开发的新 矿由于环保等问题长期受阻,或还处于早期研究阶段,投资巨大,进展缓慢, 因此这些铜矿暂时难以贡献增量。同时,老矿山项目普遍都有一定的年龄, 不少已临近服务年限末尾,各家企业希望继续投入资本开支,以实现服务年 限的延长,遏制下滑的品位和产量,或进一步开发更深/周围的矿体实现产 量提升。这其中包括多个矿企的扩产项目,如自由港的 Kuching Liar、Bagdad、 Lone Star 等,嘉能可的 Antapaccay、安托法加斯塔的 Los Pelambres。而从新增扩产项目占比看,国内以紫金矿业为代表的中资矿山企业充分利用海 外战略储备,加速扩产。

“一带一路”倡议强支撑,海外矿业投资额屡创新高。“一带一路”倡议不 仅加强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还推动了中资企业在这些国家的投 资建设活动。中资企业积极参与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铁路、公路、 港口和电力设施等。在巴基斯坦,中国企业承建了众多重要项目,如中巴经 济走廊(CPEC)下的能源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印尼,中资企业参 与了多个矿产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 Morowali 工业园区的镍矿 开发项目;在哈萨克斯坦,中资企业承建了众多交通和能源项目,如中哈石 油管道和铁路项目。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产能合作方面前景广阔, 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合作生产等方式,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市场优势,实 现互利共赢。

借东风而来,中资矿山企业加快海外矿山并购步伐。近年来,以紫金矿业、 中国五矿集团和洛阳钼业为代表的中资矿山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积极进行 资源扩展和战略布局,通过一系列海外并购和投资,掌握了大量重要矿产资 源。紫金矿业 2005 年起开始布局海外,通过 195 万加元获得顶峰矿业 21% 股份,在后续的几年里公司也积极地开展海外并购:2015 年,紫金矿业收 购刚果(金)科卢韦齐铜矿 72%的股权,该矿山位于世界第三大铜矿带赞比 亚-刚果(金)铜钴成矿带,资源储量达 108 万吨铜和 13 万吨钴;2022 年, 紫金矿业以收购阿根廷 3Q 锂盐湖 100%的权益,该项目是世界上规模最大、 品位最高的锂盐湖矿床之一。

相关文章

365bet娱乐场官网注册
平安银行信用卡下卡要多久?几天能收到卡?
365bet娱乐场官网注册
泡泡糖的制作工艺解密

泡泡糖的制作工艺解密

📅 07-13 👀 8915